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共有 (第1/1页)
共有
暑假明明那么长,忙忙碌碌地却只做了搬家一件事,从原本的四个人变成了现在的四个人。整个八月,郁夏没有打开她加锁的日记本。 爷爷奶奶牵着她们到了石堂小学的报道处,郁夏盯着新生登记册上联系人一栏的空白,奶奶拿起身旁的黑色水笔,填上了她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那他们怎么知道我是谁的小孩呢? 如果有天郁芬来学校接我,她要怎么证明呢?郁夏不想承认她根本不会来的现实。 之前在台市上幼儿园没什么限制,郁珩跟着郁芬换工作地断断续续转了三个学校,他没多爱上幼儿园,不能和郁夏在一起的时间哪儿哪儿都不好。 很多人逃离大海,讨厌小镇空气里弥漫的咸腥味,巴不得游越远越好,却又把自己交配产卵孵化的孩子送回这里。老一辈人是礁石,海浪一遍遍提醒自己哺育长大的孩子已经远去,“望母石”又回归礁石的怀里,在小镇的咸腥海风里吹着长大。 郁夏的文具盒里出现了钢笔,小学三年级学校已经开设了习字课,她喜欢给空白的墨囊灌上黑色液体的过程,不免有些充盈感。 用铅笔写字过渡到用钢笔书写让郁夏仿佛回到了儿童秩序期。老师不允许难看的划线和涂改液的出现,她每每动笔都增加了摩多斟酌的时间,她不喜干净本子经由晕开墨水变得污浊不堪的结局和写错字的欲改又不能。 这种别扭使得她偏爱习字课的描红临摹。 老师会在习字课的末尾安排回家需要完成的红描页数。这是她最喜欢做的作业。 “你爸爸虽说没读多少书,但是字写得很好看,你这样不行的。” 奶奶盯着学校发的红描本,提起了令郁夏极为不悦的人。 汉字按照各自的笔画数目排序。 正在描摹的“允”字变得刺眼了起来。 高敏感度是她感受到别人目光的利器,郁夏很难在他人的注视下专注做任何事情。 现在更为棘手的是,她开始厌恶习字了。 歪歪斜斜的铅笔字可以擦了重写,稚嫩笨拙的钢笔字可以在描摹本里一遍遍重塑成正楷。 她只是需要时间,一点点的时间,不会很长的。 医学上心率过慢还有判断安装起搏器的指征。郁夏需要时间却是不被允许了。 不行…… 那什么是被允许的、是可以的。郁夏越发沉默,她想,我只需要学会接受。 后来,郁珩在石堂小学宣传栏嘉奖的优秀字帖里看到了郁夏的落款。 郁夏已经教会郁珩识得很多字了。 与左右粘贴的字帖里相熟的古诗词不同,上面是一首现代诗。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着痕迹地爱你,这秘密 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 活着为了活着,我自取灭亡,以对抗亘古已久的爱 一块石头被抛弃,直到像骨髓一样风干,这世界有了孤儿,使一切祝福暴露无疑” 明明是只言片语,可有着蒙骗人心的完整。 郁夏致力于编织遮蔽真心的袈裟。 郁珩窃喜,在这座封闭的小镇,只有他懂得郁夏未誊抄完的诗最后的话。 她念过给他听。 “这世界有了孤儿,使一切祝福暴露无遗, 然而谁最清楚 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